蔡英文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演講 分享台灣韌性經驗
前總統蔡英文出訪歐洲,在丹麥「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」發表演講,分享台灣韌性經驗。(圖/蔡英文辦公室提供)

|即時

蔡英文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演講 分享台灣韌性經驗

2025/05/14 15:27:00

記者:

鄭宏斌

前總統蔡英文現正參訪歐洲,昨天(13日)到達丹麥,除了參觀丹麥國會,與丹麥國會的友台小組交流,也在「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」上發表演說,分享台灣韌性經驗。
蔡英文說,過去8年,台灣積極在各領域建立韌性。以國防為例,持續擴大投資。到她任期結束的2024年5月,國防預算已提升超過80%,每年平均成長近8%。這是台灣歷來最有系統、最有規劃的國防投資。
蔡英文也說,僅有堅實的國防與穩定的國內政治環境還不夠。台灣的經濟韌性,建立於「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」的策略思維。透過策略夥伴關係,台灣打造出一個有能力為全球安全供應鏈貢獻的產業生態系。

蔡英文今天在臉書上分享她的演說內容,全文如下:

非常高興終於能親自到場,參與「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」(Copenhagen Democracy Summit),感謝各界長期以來對台灣、對我們的民主制度,以及對台灣人民不變的支持。
今年高峰會的主題聚焦在:盟友關係不斷變動、威權國家合作日益加深的世界中,我們該如何攜手合作,守護自由與民主。
我們今天齊聚一堂,正值「超級選舉年」之後。在這一年裡,民主世界的多個國家都經歷了領導人更替與立法機構改變,這個新的地緣政治局勢,將被「現有貿易」與「安全秩序」所面臨的不確定性與難以預測性所定義。
這種不確定性來自於世界秩序的變動,過去對於盟友關係以及主要強權角色的各種假設,如今都受到質疑。此外,放眼全球,威權主義所帶來的威脅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峻。
當前這個時刻,我們迫切需要一套新的策略,來確保我們國家的安全與經濟的繁榮。在面對挑戰時建立韌性,是我們生存的關鍵。
韌性不只是一個流行的詞彙,它是實現可持續自主的根基。它使我們能夠承受衝擊、在壓力中調適,並且更堅強地站起來。
20250514_蔡英文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演講_蔡英文辦公室提供
前總統蔡英文出訪歐洲,在丹麥「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」發表演講,分享台灣韌性經驗。(圖/蔡英文辦公室提供)
在台灣,我們深知韌性是什麼,因為我們對那些試圖利用民主的不完美來破壞體制的勢力,有著切身的體會。我們的人民曾親身經歷威權統治的傷害;如今,我們幾乎每天都面對升級的威脅與恐嚇。
我們的鄰居曾以為,透過不斷的網攻、駭客行動與軍事演習,可以使台灣人民陷入恐懼或麻痺。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。相反地,台灣人民將這些挑戰化為建立韌性的基礎。
正是這股韌性,使我們得以保護選舉不受威權干預,使我們走過疫情的挑戰,也讓我們在資訊操弄面前,更加警覺、更有素養。韌性的展現涵蓋各層面,從個人到集體、從經濟到國防。
在過去八年,台灣積極在各領域建立韌性。以國防為例,我們持續擴大投資。到我任期結束的2024年5月,國防預算已提升超過80%,每年平均成長近8%。這是台灣歷來最有系統、最有規劃的國防投資。
未來,我們也會依據實際的安全需求,持續強化投資。不只是傳統武器系統,如:戰機等,台灣也在不對稱作戰能力上加大投入,例如:陸基機動反艦飛彈。
這些投資同樣擴及我們的官兵,他們正接受更完善的戰鬥訓練與裝備,強化戰場意識,以及指揮管制能力。
我們也借鏡歐洲朋友的經驗,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,推動後備軍人訓練改革,並建立全社會防衛韌性。這些努力將最大化台灣的國防自立與社會應變能力。我們也希望向世界傳達,我們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,並不把夥伴的支持視為理所當然。
台灣也加強數位基礎建設,以因應網路攻擊,並與公民社會攜手對抗資訊操弄。在這個高科技時代,我們共同面對的是外來資訊干擾與認知戰。
科技的進步,讓人民更容易發聲,卻也讓假訊息與操弄資訊更快速散播。惡意勢力透過社群媒體,散布錯誤與誤導資訊,試圖動搖民主基礎,製造人民之間、社會與政府之間,甚至國與國之間的分裂。
此外,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崛起,認知戰不再受語言或國界限制。藉由資訊戰滲透社會,已變得比以往更容易,而這樣的分化,正對民主治理與合作構成嚴重挑戰。
因此,我們必須動員多元利害關係者,一起強化國內的韌性,包括企業界、地方政府、公民團體及媒體。唯有透過協力合作與資訊分享,我們才能共同築起對抗滲透的防線。
然而,僅有堅實的國防與穩定的國內政治環境還不夠。台灣的經濟韌性,建立於「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」的策略思維。
透過策略夥伴關係,台灣打造出一個有能力為全球安全供應鏈貢獻的產業生態系。我們的高科技產業,尤其是半導體領域,不僅是台灣經濟的命脈,也是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在人工智慧逐漸定義國力的時代,台灣的晶片產業是全球繁榮的重要支柱。
在全球秩序正經歷重大轉變的時刻,台灣依舊是國際社會堅定的夥伴。我們對民主、人權、和平與繁榮的承諾從未動搖。
20250514_蔡英文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演講3_蔡英文辦公室提供
前總統蔡英文出訪歐洲,在丹麥「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」發表演講,分享台灣韌性經驗。(圖/蔡英文辦公室提供)
我們不僅深刻理解那些企圖利用「民主的不完美」來破壞體制的危險,台灣人民更親身經歷威權統治的苦痛。台灣的存在,有助於牽制中國擴張主義的野心。
對國際社會而言,台灣的存在,證明民主在面對長期威脅下仍能存續與發展。台灣的安全對區域穩定、對全球民主價值的維護至關重要。我們也了解我們夥伴的戰略利益,並以實際行動強化彼此的合作。
台灣具備高科技製造能力,能夠成為民主陣營的重要支柱。這樣的產業靈活性,有助於全球供應鏈的韌性,特別是在電子、綠能與醫療等關鍵領域。
我也深信,無論外在威脅或內部挑戰,都無法削弱我們人民的韌性與我們民主制度的堅實基礎。台灣會持續與國際夥伴分享我們在建立韌性上的經驗。
我們的可靠,從來不是靠口號來證明,而是透過一致的行動,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,也不曾退縮。
我要再次強調,任何形式的威脅與脅迫,都動搖不了台灣持續與世界接軌、貢獻全球的決心。台灣人民已準備好與全球志同道合的朋友,在各個有共同利益的領域,深化合作。
我們正身處一個全球秩序深刻轉變的關鍵時刻,許多長久以來的假設正受到挑戰。我們所熟悉的世界,正在重塑。但在這樣的變局中,有一點始終清楚明確:民主與韌性,將是我們共同未來的基石。
台灣證明了,在威權壓力下依然能堅守民主,不失開放、不失人性。我們的經驗也證明,即使民主不完美,仍然能因應最嚴峻的挑戰。
台灣將持續與所有渴望促進和平與穩定的朋友站在一起。我們也願意與國際社會分享數十年來的經驗與學習,讓我們的區域與全世界都更有能力、更有準備去守護我們所珍視的價值——那就是自由與民主。
雖然未來仍會面對新的挑戰,但我始終深信,只要我們團結合作,必定能夠迎向勝利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