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筆觀點

2025/05/02 07:00:00
川爺上任之初,口氣頗帶蒜味,十分衝人。他指東打西,顧盼自雄,睥睨天下,彷彿這世界大武林裡,只有他一個高手。如今,就任百日之後,此老腳步顛簸,支票打靶,說話顛三倒四。這一個人的武林,玩不下去了。

2025/05/01 09:52:00
連續2個週末的凱道,見證了台灣此時此刻的政治呈現高度分裂。419時,數萬人集結在凱道高聲吶喊「守護台灣,拒絕統戰」,這群人是大罷免的支持群眾,他們認為國民黨立委在國家忠誠上出了問題,在立法院聽命於中國共產黨,所以必須罷免他們。現場中華民國國旗與台獨旗共同飄揚,「反共」成了他們的最大公約數。這是一場派對,現場其實很歡樂,他們認為,他們是在保護民主、保護國家。

2025/05/01 07:30:00
媒體報導,基隆市政府民政處長張淵翔,涉嫌查詢戶政系統個人資料協助罷免連署,遭基隆地檢署聲請羈押。法院表示,張淵翔犯罪嫌疑重大,考量坦承犯行,准以40萬元交保,並限制住居。這則新聞寫得平鋪直敘,但其中犯罪手法不只令人嘆為觀止,簡直駭人聽聞。

2025/04/29 07:01:00
朱立倫最近很忙,一下要反「綠共」,一下要戰「獨裁」;一下要搞罷免,一下子要弄彈劾;他說話越來越尖酸,面目越來越猙獰,但其實這一切都只是在掩飾他內心的恐懼。

2025/04/25 07:00:00
從2016年立法院下修《選罷法》罷免門檻為公民數四分之一後,迄今共有7件縣市議員以上層級的罷免投票(也就是通過二階),7件當中有3件成功被罷免,4件被否決。罷免投票是一種負面動員,投票邏輯迥異於選舉投票,成與敗其實只取決於兩項關鍵因素,一是被罷免人的仇恨值,二是該選區的藍綠選民結構。若被罷免人仇恨值很高,但選區結構極為有利,就很有機會力保不失;但若被罷免人仇恨值已經很高了,還身處在相對不利的選區(藍綠板塊極為相近),那極可能就凶多吉少。
熱門新聞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