賴清德《日經》專訪:與民主陣線建立「非紅」供應鏈 抗中國不公平貿易
賴清德《日經》專訪:與民主陣線建立「非紅」供應鏈,抗中國不公平貿易。資料照片/總統府提供

|即時

賴清德《日經》專訪:與民主陣線建立「非紅」供應鏈 抗中國不公平貿易

2025/05/13 09:36:00

編輯:

施旖婕

總統賴清德近日接受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專訪,提到目前台灣面臨的政經局勢,以及未來的可能發展。其中賴清德提到,盼望未來民主主義國家能形成同一陣線,建立「非紅」供應鏈,對抗中國不公平貿易。
報導指出,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對世界各國政府帶來壓力,台灣也不例外。賴清德提到,過去幾十年,以美國為首、西方世界主導的自由經濟,為台灣和其他地方帶來經濟繁榮及政治穩定。不過,中國卻利用自由貿易體系從事抄襲和偽造、侵犯智慧財產權,甚至提供巨額政府補貼,以助低價商品傾銷全球,這是當前大家遇到的最大危機。
因此賴清德說,他希望利用台灣在生產和製造方面的優勢,結合民主主義社會,建立一個沒有中國的全球半導體非紅供應鏈,讓自由貿易能繼續發揮作用,不受傾銷影響。他也強調,台灣致力跟日本、美國和荷蘭等全球夥伴合作,以推行他的「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」。
20250513賴清德日經。翻自《日本經濟新聞》網站
賴清德接受《日經》專訪。圖/翻自《日本經濟新聞》網站

喊話中國:願交流與對話

賴清德指出,中國併吞台灣的野心從未動搖,而且不只是中國的政治與軍事脅迫,內部的統戰滲透問題也日益嚴重。賴清德稱,台灣必須展現「嚇阻力量」,防止中國做出錯誤判斷,但他話鋒一轉,也承諾「只要有對等尊嚴,台灣願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,謀求兩岸和平共榮」。
賴清德稱,他提出17項策略,因應來自中國的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。這5大威脅分別是中國對國家主權的威脅、中國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的威脅、中國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的威脅、中國藉兩岸交流對台灣社會統戰滲透的威脅、中國藉「融合發展」吸引台商與台青的威脅。

面對川普關稅政策:台灣不會對抗美國

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關稅政策,賴清德坦言,這對依賴出口的台灣的確是「重大挑戰」。但他強調台灣不會對抗美國政府,而是尋求談判來降低關稅,例如擴大對美國的投資、削減貿易壁壘、打擊「洗產地」等作為。賴總統還說,美國也感受到中國威脅,需要再次發展工業以保持競爭力。因此賴清德表示,台灣的科技實力和投資可以幫助美方實現人工智慧目標,如此一來,不僅能促進台灣產業轉型,也有助於台灣產業融入美國經濟結構,確保台灣的長期發展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