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交通×樹林」表示,一件交通事故的造成,往往是多個面向的失靈所導致,雖然這起事故很多人聚焦在高齡駕駛,但撇開駕駛人與車輛因素,事發的國成街的道路路網配置就有相當大的問題,從地圖上可以看到,國成街是唯3條可以銜接北大社區與三峽舊市區的路,但與兩邊的學成路、民生街不同,國成街是經過學區、住宅區的生活道路,理應不該有穿越功能。
「交通×樹林」指出,雖然該路段在下午4點時是禁止進入的,但現場只有一張告示牌,顯然無法有效阻止車輛穿越「抄近路」。主要發生車禍的路口,在交通工程上也有許多可檢討的部分,像這樣的路口,不一定只能使用紅綠燈管制,因為保障交通安全而設置的行人專用時相,更變成了此次擴大車禍傷害的因素。
「交通×樹林」建議,如果能站在交通寧靜區的角度,設計路側設施及路口,例如像是以圓環的方式,讓車輛達到降速,即使碰到失控車輛,也可以有減速或減少傷害的效果。
「交通×樹林」進一步提到,這次不幸的事故,詳細的原因仍需等待檢警進一步的調查結果,但希望能讓大家知道,一昧怪罪任何一個環節並無法解決問題,唯有所有人在交通上都能建立安全意識及文化,搭配適合的交通設施,才能夠將風險降至最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