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遇意外、家屬失親創傷難承受?心理師:大人也要勇敢尋求幫助
因車禍失去親人的家屬,可能出現強烈的創傷後壓力反應,不要害怕開口求助。

|即時

孩子遇意外、家屬失親創傷難承受?心理師:大人也要勇敢尋求幫助

2025/05/20 14:44:00

記者:

梁孝傑

攝影:

李智為

在三峽嚴重車禍中,不只是傷亡者面臨身體上的痛苦,更有許多家屬要承受突如其來的失親悲痛。對於這樣的創傷事件,不論是受害學童、倖存者或是亡者的親人,都可能出現強烈的創傷後壓力反應,甚至需要長期治療。
「天光心理諮商所」的心理諮商師蔡博堯,建議幾個重點協助方向:

1.PTSD症狀出現需及早就醫

若事故當事人持續出現重複回想、失眠、情緒崩潰或焦慮等反應,可能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的警訊。蔡博堯建議首選「身心科」與「心理諮商所」進行初步治療。

2.家屬常是被忽略的傷者

失去親人的家屬,尤其是父母,往往需要長期的心理支持。蔡博堯提到,過世孩子的家長,創傷程度可能遠高於外界想像,通常要進行長期諮商或藥物治療。

3.家庭功能穩定是復原關鍵

在悲傷中,大人情緒崩潰可能進一步影響孩子。蔡博堯指出:「家長狀態若不好,更需要接受協助,因為成人是孩童復原的關鍵。」建議可透過諮商、支持團體或社工介入,協助穩定家庭機能。

4.善用社會資源

若家庭經濟或心理支持資源不足,可透過「社會安全網」連結社政資源,申請免費心理諮商與社工協助。學校也會主動評估是否啟動轉介機制。
悲傷輔導不是一次性任務,喪親家庭可以定期進行輔導,並透過儀式、追思活動等方式讓情緒有出口。面對哀傷沒有標準答案,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修復節奏。但不要害怕開口求助,才能在關懷與支持中,緩緩走過創傷。
20250520天光心理諮商所所長蔡博堯受訪者供圖

天光心理諮商所

所長蔡博堯

治療專長

榮格取向心理治療、表達性藝術治療、愛情溝通、生涯與職涯迷惘、情緒高敏感、原生家庭影響整體、壓力調適、靈性成長、同志自我認同主題、生命意義與孤獨感安置、沙盤體驗。

個人經歷

臺灣榮格心理學會臨床會員

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EAP心理師

毛蟲藝術心理諮商所合作心理師

東吳大學兼任心理師

元智大學兼任心理師

健行科技大學兼任心理師

長庚大學專任心理師

臺北藝術大學、臺中教育大學實習心理師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