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師曝使用手機超過「1時間」憂鬱症風險增2倍 恐影響大腦結構
醫師表示若過度使用手機恐影響大腦結構,並增加罹患憂鬱症風險。圖/photoac

|即時

醫師曝使用手機超過「1時間」憂鬱症風險增2倍 恐影響大腦結構

2025/05/13 13:34:00

編輯:

吳宜錡

生處在數位時代的我們,您是否每天滑手機超過4小時?有研究指出,每天使用手機超過4小時將影響工作記憶力及學業表現,若使用手機超過6小時,將使罹患憂鬱症風險提高2倍;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醫師表示「滑不停的手機,其實你也正在『滑走』你的專注、記憶與情緒穩定」長期沉迷於手機可能造成慢性自我傷害。
你有算過每天使用手機多少時間嗎?研究指出,你常「滑」的手機將會影響你的大腦專注力及情緒穩定,進而對工作、學業表現有所折扣。黃軒醫師根據《Front Psychol》期刊研究指出,長期沉迷於手機者,大腦的結構與功能正慢慢改變,表示大腦的「灰質體積」會出現萎縮現象,尤其於專注及控制衝動相關的前額葉皮質(prefrontal cortex)表現有明顯差異;此外,研究顯示青少年每日手機使用時間若超過4小時,將影響工作及學業表現,黃軒醫師表示,若又同時使用手機、同時辦公,因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工資訊」頻繁切換大腦運作的行為,會讓大腦長期處於疲憊狀態,因此降低大腦工作效能。
黃軒醫師另外也指出,你以為的滑手機「放鬆」行為事實上是在榨乾大腦資源,且當手機螢幕越亮,心情也會越黑,不僅是認知受損,而是心情被操控了。黃軒醫師以2021年《Front. Psychiatry》一項研究來說,該研究顯示青少年每日滑手機超過6小時,憂鬱症風險就會提高2倍,表示有這些負面情緒不是因為自身想太多,而是大腦對「數位毒素」所做出的反應。
醫師指出,想要改善使用手機可能造成的影響,其實不需要立刻戒掉手機,可以從每天1小時的散步、運動、閱讀或發呆等行為來幫助前額葉重新獲得掌控權,醫師也舉例2022年一個「數位排毒」的研究,表示「短期內停止社群媒體使用7天,就能明顯降低壓力指數、提升快樂感」,醫師也提醒「現在用螢幕滑過的每一秒,都可能在悄悄消耗你的思考力、記憶力與幸福感」想要降低數位毒素、奪回日常幸福感,不妨試試看不使用手機的休閒活動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