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秀洗衣店主理人張瑞夫,4歲時父母離異,他和弟弟跟著父親生活,阿公、阿嬤悉心照料2兄弟成長,無形中,他將「母親」這個角色,投射在阿嬤身上,但阿嬤2023年病逝後,母親節這個日子,似乎逐漸消逝於瑞夫的生命裡,「很自然的,我忘掉它了」,他淡淡地這麼說。

從小就沒有媽媽陪伴,爸爸也因為工作必須輪職、作息日夜顛倒,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,瑞夫不僅沒學壞,更力爭上游成為學校名列前茅的好學生,全憑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韌勁,「我是一個別人越覺得不應該怎樣,我就越會去反抗的小孩」。
年年手作禮物送阿嬤
那個年代,許多人對於單親家庭總有著既定觀念,認為單親成長的孩子一定會變成問題少年,但瑞夫偏要逆轉這種想法,「大家越是那樣想,我越想證明給你們看,我其實可以很優秀」。不只在校表現良好,他對長輩也很孝順,每年母親節,都會親手做卡片或相框送給阿嬤;瑞夫分享說:「我不會直接拿給阿嬤,我都藏在化妝盒或枕頭裡給她驚喜。」
他也記得自己小學三、四年級時,曾一個人在醫院照顧因肺炎住院的阿嬤,偶爾爸爸工作沒辦法請假、阿公又得顧洗衣店,他星期五下了課就去醫院陪阿嬤過夜,「我印象很深,顧阿嬤時,早上會去醫院外的餐車買饅頭給阿嬤吃,隔壁床的看護阿姨還會教我摺紙」。
隨著歲月遷移,長大後離家求學、遠赴他鄉工作,瑞夫永遠都記得自己每一次要離開台中后里老家時,阿嬤都會「流目屎」,捨不得孫子又要外出打拚;所以後來,他總是趁著阿嬤睡覺時偷偷離開,「我不想看到阿嬤那麼難過,捨不得她流眼淚」。生活中每個細節,都留下祖孫倆人相處點滴,卻也是再也無法重現的畫面。
體悟無常更珍惜身邊人
今11日,是瑞夫第2年過著沒有阿嬤的母親節,他事前完全沒有意識到節日來臨,「因為阿嬤不在了,這個日子,很自然的...我好像忘記了」。過往,阿嬤還在世時,無論他人在哪,一定都會回台中陪阿嬤歡度母親節。想到這裡,瑞夫紅著眼眶低聲呢喃,強逼自己不落淚。
這2年歷經阿嬤離世、體悟人事無常,瑞夫更珍惜周遭人事,想做什麼就勇敢付諸實行,於是他去年集合了張家「男子宿舍」的成員們,包括阿公、爸爸、弟弟及他,完成了他規劃許久的「第一次出遊」,第一次4個人一起出門,雖然只是去台南走走,卻留下了難以取代的美好回憶,或許,這是天上的阿嬤送給瑞夫的一份禮物,要他更懂得珍惜,更懂得好好過日子,好好照顧自己的感受,順心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