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達幣交易「2黑換1白」洗髒錢 冷錢包難追蹤警方頭疼
刑事局中打幹員破獲因泰達幣糾紛衍生的暴力案件,幹員破門攻堅,逮捕彭嫌等人。警方提供

|即時

泰達幣交易「2黑換1白」洗髒錢 冷錢包難追蹤警方頭疼

2025/04/29 12:03:00

記者:

林慶祥

刑事局中打日前破獲竹聯幫眾因虛擬貨幣交易糾紛,衍生酷刑施虐交易對象相關刑案,隊長陳昭谷透露,此案彭嫌以「2黑換1白」模式洗錢,沒想到交易到一半時,黑錢還未進入到彭嫌的「冷錢包」,正在交易中的泰達幣突然消失,他認為被黑吃黑,才會以令人髮指的手段凌虐4名被害人;而冷錢包是洗黑錢最佳利器,警方也相當頭疼。
刑事局「中部打擊犯罪中心」六大隊、偵二隊隊長陳昭谷透露,此案係因去年底有竹聯幫背景的彭嫌,與4名男子談妥,要以40萬顆「髒錢」的泰達幣,以「2黑換1白」方式,交易20萬顆乾淨的虛擬貨幣(折合新台幣約600萬元),雙方約好在北屯區一處招待所內交易。
陳昭谷說,洗錢過程,雙方必須先「共創」一個錢包,儲放雙方交易的虛擬幣,然後再各自用類似隨身碟、沒有實名登記的「冷錢包」,將交易過的虛擬貨幣帶走,這樣就算完成交易。
沒想到對方疑以遠端遙控軟體方式,將原本還未匯入彭男一方錢包的泰達幣轉走,彭男見手機裡共創錢包顯示紀錄一閃即逝,認為遭到黑吃黑,於是命小弟拘禁被害人,以各種手段凌虐、性侵被害人。
陳昭谷說,交易過程最重要的「冷錢包」,其實就是「非託管電子錢包」,正常的虛擬貨幣交易,都會經過交易所,以實名登記的方式買賣,如果洗黑錢,就會以冷錢包接收,如此就看不到交易記錄。
問題來了,每一顆虛擬貨幣都有「區塊鏈」,無論怎麼換都會留下走過的痕跡,對此,陳昭谷進一步解釋,虛擬貨幣的交易記錄,就像你用提款卡轉帳的「交易明細表」,而冷錢包可以隨身攜帶,不需要實名制綁定APP,它外型就像個USB隨身碟,而且有獨特的「助記詞」(可以想像成提款卡密碼)。
虛擬幣進了冷錢包,雖然一旦流出去都會有紀錄,但不法分子若將這些幣拿到國外交易,或將髒錢賣給不知情的第三者,警方就無法追查了。陳昭谷強調,如果所有的虛擬幣交易,都透過交易所,實名登記,洗黑錢就變得很困難,正因為有冷錢包,讓警方查緝倍加困難。
陳昭谷透露,現在透過虛擬貨幣洗錢,泰達幣最夯,因為比特幣價格起伏太大,被持有者視為股票、期貨之類的投資工具,而泰達幣幣值穩定,幣值跟著美金走,長期持有不會乎高乎低,所以成了洗黑錢最好的工具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