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科院院長李世強表示,相關零件是在檢驗時發現為中國製後,已要求原廠更換。國防部長顧立雄則強調,國產無人機應採「全機非紅」模式,量產時將嚴格管控。然而,前中科院員工爆料,早在2018年,國防部已知中國零件透過洗產地方式進入供應鏈,並下令禁用相關產品,但中科院航空所仍持續採購,涉及多個重點研發項目。
此外,報導指出,名義上為新加坡廠商的ACE6公司,實際上與中國企業有密切關聯,資金來自香港公司SNC,所有人登記住址在中國廣東省。該公司提供的通訊設備被廣泛應用於中科院多款無人機,包括「尖兵」、「騰雲」、「銳鳶」、「魔羯」、「劍二」和「獵戶」等。
針對外界質疑,中科院回應指出,中國大陸壟斷全球無人機大部分零組件,院方已全力排除紅色供應鏈,並在採購需求階段訂定不得使用陸製元件及相關罰則。目前量產交軍的各型無人機均嚴格把關,落實非紅色供應鏈。此外,中科院已增加抽樣檢驗比例,建立陸製品查核舉報獎勵機制,並與國外原廠簽署技術協助協定,在台合作生產,以全面排除紅色供應鏈。
然而,前中科院員工指出,航空所副所長李國和長期負責無人機計畫,對於下屬採購中國製零組件的情況未予查處,呼籲中科院和檢調單位徹查是否有人謀不臧,確保國產無人機不成為國安破口。
此事件凸顯國防自主發展中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,相關單位需加強審查與監督,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。
《鏡報新聞網》根據《鏡周刊》相關報導,製作AI漫畫腳本並經編輯核實,提供讀者以較容易閱讀方式了解事件始末。